tips
PBMC提取步骤
1.
将抗凝血与等体积的PBS或生理盐水(无Ca²⁺/Mg²⁺)按1:1比例混合,降低血液黏度。
2.
在离心管(如15 mL或50 mL)中加入适量Ficoll分离液(通常与稀释后血液体积比为1:2)。
3.
将稀释后的血液用无菌塑料滴管沿管壁缓慢叠加到Ficoll液面上,避免混合。
4.
室温下离心(600-800 g,20-30分钟),开启离心机减速制动(brake off),避免扰动分层。
5.
离心后管内自上而下分为4层:血浆/PBS层、PBMC白膜层(云雾状)、Ficoll层、红细胞/粒细胞层。用无菌塑料滴管小心吸取白膜层(PBMC层),转移至新离心管。
6.
加入3-5倍体积的PBS或培养基(如RPMI-1640),轻柔混匀后离心(300 g,10分钟)。
7.
弃上清,重复洗涤一次,彻底去除残留Ficoll分离液和血小板。
8.
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(活细胞率应>95 %)。
9.
根据实验需求,用培养基(如含10 % FBS的RPMI-1640)或冻存液(如含10 % DMSO的FBS)重悬细胞。
注意事项
样本处理:
1)尽量使用新鲜样本(4-6小时内处理),长时间放置会导致细胞活性下降。
2)选择合适的抗凝剂
EDTA:适合大多数实验,但可能抑制某些酶活性。
肝素:避免用于后续依赖钙离子的实验(如某些细胞培养)。
柠檬酸钠:适合凝血相关研究。
01
操作细节:
1)全程室温操作,低温可能激活血小板导致聚集。
2)血液需缓慢叠加到Ficoll液面上,避免冲散分层液。
3)严格按照离心机型号调整参数,确保使用参数为离心力(g)而非转速(rpm)。避免离心机紧急制动,防止梯度破坏。
02
避免污染:
1)若PBMC中混入红细胞,可加入红细胞裂解液(如ACK缓冲液)处理。
2)通过多次低速离心(100 g,5分钟)去除血小板,可减少血小板污染。
03
细胞活性保障:
1)轻柔操作,避免剧烈吹打或高速离心(洗涤时不超过300 g)。
2)若需后续培养,使用含血清的培养基维持细胞活性。
04
生物安全:
1)穿戴手套、护目镜及实验服,处理人血需符合生物安全二级(BSL-2)规范。
2)血液样本和接触过的耗材需高压灭菌或按生物危害废物处理。
05
PBMC
Extraction steps&precautions
常见问题与解决
Q
细胞得率低?
A
检查血液与Ficoll分离液比例、离心条件是否合适。
Q
细胞活性差?
A
确保操作快速、避免高温或冻存不当。
Q
分层不清晰?
A
可能因血液未充分稀释或离心力不足,需优化条件。